关于苔刑的诗词(24首)

1 《送薛明府》 宋·刘克庄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
镇静苔刑少,公清县库贫。
减租沾野老,扫榻待诗人。
只恐凫飞后,民间事事新。

2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唐·张九龄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3 《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 唐·姚合

帝里谁无宅,青山只属君。
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
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
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4 《江梅引 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二首 以上聚》 元·姚燧

西湖不近上林隈。
问江梅。
定谁栽。
莫是冥鸿,衔子远飞来。

5 《观张提刑周鼎》 宋·陆游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夸坐客。
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
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
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6 《刑部看竹效孟郊体》 宋·欧阳修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京师多名园,车马纷驰逐。
春风红紫时,见此苍翠玉。

7 《游栖岩寺呈提刑学士毅夫兄》 宋·晁补之

飞楼压城城跨野,黄河逶迤避条华。
城南鸟道拱高岩,入谷车箱不容马。
解鞍初步石苔青,细泉鸣遶竹间亭。
肩舆直上十八折,维以采丝双巨緪。

8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 宋·王珪

昔人曾此怜幽壁,醇墨今留隐约间。
犹带惊波下沧海,常迎爽气入朝山。
苔文半染风霜古,鸟影时过岁月间。
谁更潇湘移雨竹,满轩疏洒翠成斑。

9 《送蒲君锡赴任湖南提刑》 宋·释子淳

携筇挥汗别文星,匝地清风耸百城。
佛祖位中留不住,琉璃殿上绿苔生。

10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唐·储光羲

仆人理车骑,西出金光逵。
苍苍白帝郊,我将游灵池。
太阴连晦朔,雨与天根违。
凄风披田原,横污益山陂。

11 《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12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
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13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唐·温庭筠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
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14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唐·温庭筠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
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15 《太湖诗·入林屋洞》 唐·皮日休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
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16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7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18 《赠梁五兄》 明·陆之裘

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竹。
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
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宝当年阅诸女,独指伯夏劳经营。

19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20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 宋·文同

晚客无一来,独步入东谷。
园林已成就,此景颇不俗。
落落岩畔松,修修涧边竹。
爽气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 关于苔刑的诗词 描写苔刑的诗词 带有苔刑的诗词 包含苔刑的古诗词(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