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葛陂杖的诗词(23首)

1 《仙隐观费长房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竹》 宋·喻良能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饶陂水绕堤长。

2 《箫杖曲》 明·谢常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
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
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
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

3 《题惟晤师斑竹杖》 宋·强至

蜀江濯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绿滋。
锦波一浸入竹肌,万洗不落斑在皮。
又闻泪点洒舜妃,遗迹渐染传今时。
搯不受爪滑可持,隐起高节无屈欹。

4 《阮将军龙杖歌(以下皆万历间晚年之作)》 明·王稚登

七尺天台藤,千年石梁雪。
夭矫欲飞腾,支离半鳞甲。
樵柯斫出空岩下,风雷昼鸣鬼啸夜。
曳处常疑云雾生,植来犹恐猿猱挂。

5 《谢王粹中惠白鹤山麟川观斑竹杖并竹舆》 宋·楼钥

麟川仙馆翠琅玕,荷子携来白鹤山。
未效葛陂龙种化,绝胜湘浦泪痕斑。
裁为拄杖一寻许,巧作轻舆四尺悭。
儿子门生俱努力,病夫欲过虎谿还。

6 《占城棕竹拄杖》 宋·陆游

参云气压葛陂龙,跨海来扶笠泽翁。
八十尚思行脚在,与君处处现神通。

7 《食笋》 宋·张耒

荒林春足雨,新昏迸龙雏。
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
朝餐甘饱美,放箸为嗟吁。
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驹。

8 《送拄杖还僧》 宋·刘克庄

头白高僧行脚懶,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9 《题济胜七物·一拄杖》 宋·陈造

惊蛇却犬破莓苔,筇竹随公几往回。
龙化葛陂应未忍,为扶衰病作陈雷。

10 《寿藤杖行》 宋·王柏

君不见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诗夸紫玉。
又不见东坡惊喜铁铿然,灵寿曾为汉臣辱。
我有怪藤几千岁,老髯乳节雷斧斸。
古苔苍藓封护秘,风删雨剥枝干秃。

11 《梅杖诗》 宋·何梦桂

曾向孤山劚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12 《题老悟画卷四首》 宋·裘万顷

何处移来一川竹,空濛烟雾染人衣。
其间应有葛陂杖,时出林梢带雨飞。

13 《用康庆之韵约同陆仁重游问政山》 宋·方回

我所思兮山中人,餐松辟谷修仙道。
将旄相印本无心,一蓑尚喜收身早。
袖有长生度世方,玉杵玄霜倩谁捣。
白云三耳真人家,磵霜不死菖蒲华。

14 《弋阳访古》 唐·施肩吾

行逢葛溪水,不见葛仙人。
空抛青竹杖,咒作葛陂神。

15 《偈颂七首》 宋·释南雅

葛陂化杖谁为力,陶壁飞梭事有因。
好是风云相际会,峥嵘头角自惊群。

16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明·周榘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17 《游疏山》 宋·陆游

我愿匹马飞腾遍九州,如今苦无騕褭与骅骝。
葛陂之龙又难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幸余一事差可喜,云山万里芒鞋底。
曳杖行穿幡冢云,试茶手挹香溪水。

18 《颂古一百则》 宋·释正觉

切瑳琢磨,变态肴讹。
葛陂化龙之杖,陶家居蛰之梭。
同条生兮有数,同条死兮无多。
末后句,只这是,风舟载月浮秋水。

19 《寄眠云处士》 宋·宋无

闻说华阳洞,人间第八天。
茅君旌屡降,弘景驾常延。
地吐黄金气,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发,朱草叶春妍。

2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 关于葛陂杖的诗词 描写葛陂杖的诗词 带有葛陂杖的诗词 包含葛陂杖的古诗词(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