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感的诗词(968首)

81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宋·文天祥

衮衣坐缧絏,世事亦堪哀。
枕外亲炊黍,炉边细画灰。
无人泪垂血,何地骨生苔。
风雪江南路,梦中行探梅。

82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宋·文天祥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
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
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8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宋·文天祥

珙璧衣冠十六传,更无一士死君前。
自惭重赵非九鼎,犹幸延韩更数年。
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
人间信有网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

84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忙忙负乘两何殊,往复由来出此途。
争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85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
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
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
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

86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87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88 《西湖杂感 二十首选六》 清·钱谦益

其一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89 《有感》 宋·晁说之

天边鸿雁会记飞,白发婆娑敢庶几。
哭子泪干心尚折,还山计就事仍非。
交游几处闻捐玦,岩阜何人自采薇。
海角再逢残岁雨,懒将梅叶洗征衣。

90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清·吴伟业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91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宋·晁冲之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92 《八声甘州 赠易自然祷雨有感》 元·梁寅

喜神龙飞雨遍秋郊,黄河自天来。
是蟠溪逸士,胸中造化,掌上云雷。
坛峙吟峰东畔,稽首望仙台。
绛节霓衣,拥阊阖朝开。

93 《八声甘州 赠易自然祷雨有感》 元·梁寅

喜神龙飞雨遍秋郊,黄河自天来。
是蟠溪逸士,胸中造化,掌上云雷。
坛峙吟峰东畔,稽首望仙台。
绛节霓衣,拥阊阖朝开。

94 《钱塘春感六首》 元·王逢

王气凌虚散晓霞,虎闱麟阁静烟花。
中天日月迂黄道,沧海风云冷翠华。
望帝神游夔子国,乌衣梦隔野人家。
当时举目山河异,岂但红颜泣塞笳!

95 《钱塘春感六首》 元·王逢

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銮。
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
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
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

96 《钱塘春感六首》 元·王逢

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
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
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
文化有余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

97 《香港感怀十首》 清·黄遵宪

酋长虬髯客,豪商碧眼胡。
金轮铭武后,宝塔礼耶稣。
火树银花耀,毡衣绣缕铺。
五丁开凿后,欲界亦仙都。

98 《香港感怀十首》 清·黄遵宪

盗喜逋逃薮,兵夸曳落河。
官尊大呼药,客聚众娄罗。
王面镌金宝,蛮腰跨革靴。
斑阑衣服异,关吏莫谁何。

99 《湖西杂感诗》 宋·释智圆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
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100 《安晚先生送自赞太上感应篇帙首御题诸恶莫作》 宋·陈起

公衮殊相念,奇书寄布衣。
此心才动处,万善要同归。
本旨详敷衍,奎题重发挥。
应怜蘧伯玉,投老始知非。

* 关于衣感的诗词 描写衣感的诗词 带有衣感的诗词 包含衣感的古诗词(9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