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处的诗词(380首)

61 《金处士歌》 元·杨维桢

苏州古隐君,实始虞仲,隐居放言,中乎清与权。
次曰澹台氏,言不枝,行不径,未尝匐走诸侯前。
五噫之夫,将其匹联。
耕织为业,不废诵与弦。

62 《家有小园比他处果蓏倍登或问郑子何术致此告》 宋·郑刚中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
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
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

63 《进贤道上老松奇古可喜去秋经从因命于空处补》 宋·吴芾

来时惟爱古松青,去日新松种已成。
令尹若能终此意,清风着处会各名。

64 《送苏州梁补阙》 唐·徐铉

轧轧朱输道路长,虎丘山下剩春光。
军城旧是吴王国,郡守曾为谏署郎。
祖席咏歌金玉振,下车条教蕙兰香。
青云旧是高飞处,三载徘徊亦未妨。

65 《僧礼补陀》 宋·释智愚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66 《种麦后栽补桑柘至田家憩息》 宋·舒岳祥

桑柘疏时补,篁茅密处删。
水边黄叶路,雨外夕阳山。
一鸟自啼足,两牛相对闲。
山翁留壁记,子丑话时艰。

67 《廉村族人命赋唐补阙薛公墓》 宋·薛嵎

何处青山无白骨,先生高节死犹存。
古今人物一抔土,闽浙诗书百世孙。
乡邑有祠尊往哲,樵芻知禁避荒垣。
断碑残碣堪摩拭,惭愧年年宿草蕃。

68 《张仲山补试余调官皆不得意相会次一咏》 宋·曾丰

君自战余成眊矂,吾行到处得揶揄。
两穷邂逅空相视,只问归时有信无。

69 《同房宪部应旋》 唐·储光羲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70 《雷》 唐·杜甫

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71 《赠行脚僧》 唐·戴叔伦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知师归日近,应偃旧房松。

唐诗三百首年老生活

72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
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
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73 《插田歌》 唐·刘禹锡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
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民乐府民歌

74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音乐想象

75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音乐想象

76 《遣病十首》 唐·元稹

服药备江瘴,四年方一疠。
岂是药无功,伊予久留滞。
滞留人固薄,瘴久药难制。
去日良已甘,归途奈无际。

宋词三百首婉约乐府咏物感慨时光

77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78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唐·白居易

君得嘉鱼置宾席,乐如南有嘉鱼时。
劲气森爽竹竿竦,妍文焕烂芙蓉披。
载笔在幕名已重,补衮于朝官尚卑。

79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行寻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桥补钓船。
绿竹挂衣凉处歇,清风展簟困时眠。
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林下水边无厌日,便堪终老岂论年。

80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行寻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桥补钓船。
绿竹挂衣凉处歇,清风展簟困时眠。
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林下水边无厌日,便堪终老岂论年。

咏物写鱼

* 关于补处的诗词 描写补处的诗词 带有补处的诗词 包含补处的古诗词(3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