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露的诗词(553首)

41 《水调歌头(赵帅圣用生日)》 宋·王之道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42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宋·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

古诗三百首感叹生活

43 《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 宋·韩元吉

世事不须问,我老但宜仙。
南溪一曲,独对苍翠与孱颜。
月白风清长夏。
醉里相逢林下。

44 《水调歌头》 宋·韩元吉

朝,至能索赋
江路晓来雨,残暑夜全消。
人言天上今夕,飞鹊渐成桥。
杳杳云车何处。

45 《水调歌头(次韵子云惠山见寄)》 宋·韩元吉

潋潋桂华满,摇落楚江秋。
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
满目都门风露。
离别凄凉几度。

46 《水调歌头(秀州坐上作)》 宋·赵彦端

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
平生青鬓余地,老与故人同。
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月堕酒杯中。
宾客可人意,歌舞转春风。

47 《水调歌头》 宋·赵彦端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
玉洞沈沈何处。
(玉清洞在溪水中)

48 《水调歌头(九日)》 宋·王千秋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赠答赞美友人抒情

49 《水调歌头(中秋)》 宋·姚述尧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50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宋·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古诗三百首春天咏物柳树讽刺

51 《水调歌头·多景楼》 宋·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豪放咏史怀古爱国

52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宋·范成大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53 《水调歌头》 宋·王质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

54 《水调歌头(庆寿)》 宋·王质

河汉湛秋碧,玉露暧瑶空。
太清仙子,飘渺飞佩响玲珑。
暂驭青鸾紫凤,来玩十洲三岛,旌旆卷芙蓉。
身在大江表,名系绛霄宫。

55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豪放登高写景长江抒情

56 《水调歌头(汪德邵无尽藏)》 宋·张孝祥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
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57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 宋·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朱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

58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 宋·李处全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
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
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
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

59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 宋·李处全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
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
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
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

60 《水调歌头(中秋)》 宋·京镗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 关于调露的诗词 描写调露的诗词 带有调露的诗词 包含调露的古诗词(5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