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谣俗的诗词(101首)

1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2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3 《送灵师》 唐·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乐府写柳

4 谣俗》 唐·李贺

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
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
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5 《送裴司门倅越》 宋·宋敏求

剡中新佐郡,去路触炎威。
民富杼机利,地含山水晖。
樵风送舟綄,梅雨润朝衣。
政在宜谣俗,当期奏课归。

6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宋·薛邻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
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
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
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7 谣俗》 唐·李贺

上林蝴蝶小,试伴汉家君。
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
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8 《送沈康知常州》 宋·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9 《还自河北应客》 宋·王安石

愧客问谣俗,旧传今自如。
材难知骥马,味美寒河鱼。
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
北人虽异论,时议或非疏。

10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宋·黄庭坚

委径问谣俗,高丘省佃作。
昔游非苟然,今花几开落。

11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宋·蔡襄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
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12 《和王介夫游西禅兼呈黄承制》 宋·蔡襄

山城只有四围青,海国都无一点尘。
荔子风标全占夏,荷花颜色未饶春。
水边清吹传觞久,路上残阳立马频。
不是閒来夸景物,欲将谣俗寄王人。

13 《莫万安生日》 宋·赵蕃

员多阙少铨曹病,陛下用人多择令。
公今秩满代未除,召节盍来人侧听。
我知天意从民欲,要暖袴襦饱餐粥。
遂令局促滞腾骧,百里孰如天下福。

14 《刘阮天台谣》 宋·王淮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
潺湲。
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15 《百字谣 再用韵》 元·周权

粗桃俗李,漫眼底纷纷,等闲开落。
得似花仙夸艳质,暖透胭脂犹薄。
梅不同时,芳心难聘,空妒肌如玉。
自然佳丽,不须归荐华屋。

16 《鸜鹆谣》 元·王冕

鸜鹆入树腹,雎鸠乱关关。
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
漫漫恣宵旰,终永期无患。
凄雨苦何其,余花惨无颜。
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
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

17 《论俗十二首》 宋·刘子翚

悬墙挂德音,尽驰今年租。
旄倪发欢谣,助达和气舒。
皇恩施甚厚,疲疗望少苏。
吁嗟吏舞文,诏纸墨未渝。

18 《梦仙谣》 宋·刘子翚

鹅子峰前波色清,刘郎看山无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梦体飞如叶轻。
云中不识朝天路,双童导我凌空去。
侧身度岩隈,盘盘复回回。

19 《赐崔日知往潞州》 唐·李隆基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岁月生活凄凉

20 《杂曲歌辞·升平乐》 唐·薛能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
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抒情喜悦感慨

* 关于谣俗的诗词 描写谣俗的诗词 带有谣俗的诗词 包含谣俗的古诗词(1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