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贤堂的诗词(45首)

1 《尊贤堂》 宋·陈正善

闻道骑鲸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
人间俯仰更成古,天下声名不计年。
茧纸谁能收妙墨,鸡林何用续遗编。
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即是贤。

2 《西湖书院重建三贤堂》 宋·顾逢

贤堂废西湖上,文庙重营气宇新。
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创立是何人。

3 《西湖书院重建三贤堂》 宋·顾逢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俨然。
两朝贤太守,一代老诗仙。
棠影春风里,梅花夜月边。
西湖新学校,千载后同传。

4 《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 宋·谭景先

公已归为玉局仙,茂林乔木自苍然。
乡时寓客共千载,今日新堂恰百年。
铁画银钩三大字,金章玉局一佳篇。
远烦几似真双美,后世应知两并贤。

5 《四贤堂》 宋·汤起岩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
秀韡一时,茂兴两家。
宋公联翩,鄂不相鲜。
万里风云,上负青天。

6 《题钓台三贤堂》 宋·谢采伯

辍帆谒肖像,衣冠非汉俦。
翩翩挂佛幡,小椟求香油。
庸衲资诳惑,良为先生羞。
后来跻两贤,几与逆祠侔。
扁堂失本旨,贻诮何时休。
盍归白而长,是正兹谬悠。

7 《三贤堂》 宋·徐恢

六井犹存记,三贤尚有堂。
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
市井空陈迹,杉松只旧行。
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

8 《寄题庐山楞伽寺三贤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虚》 宋·杨万里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空余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
只供清风荐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江西社里曾常伯,李家玉润苏家客。
并遣巫阳招取来,分坐庐山泉上石。

9 《寄题儋耳东坡故居,尊贤堂太守谭景先所二首》 宋·杨万里

先生初落海南垂,茅屋三间不到伊。
更有高堂悬画像,幸无过客首新诗。
古来贤圣皆如此,身後功名属阿谁。
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

10 《思贤堂怀薛令》 宋·刘子翚

创始人何在,空堂草棘侵。
冲门狐窜急,穴柱蠹藏深。
羽化王乔舄,尘昏子贱琴。
独嗟民困甚,谁继昔贤心。

11 《和曾少卿婺学建稽古阁三贤堂》 宋·姜特立

君侯敏手镇星城,杰阁巍堂指日成。
经籍大恢新教化,英贤重振旧声名。
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
一唯家传人供仰,盍将此道觉诸生。

12 《三贤堂和柯东海》 宋·陈宓

先后勋名百岁周,周堂耿耿夜光寒。
片言已夺丹辽气,万世犹闻四谏官。
殄虏机筹馀胆壮,佐时忠亮更胸蟠。
不因品藻公舆论,得与前贤一样看。

13 《三贤堂已无官卖其址》 宋·方回

三贤无像亦无堂,败柳犹垂赤土墙。
官卖神祠有前例,熙宁丞相起坊场。

14 《集贤堂已无》 宋·方回

旧日三贤又集贤,看人歌舞过湖船。
一时去取非公论,到底终难昧老天。

15 《思贤堂》 宋·岳珂

杰宇翚联接孔墙,盛朝人物仰堂堂。
凭熊曾识棠阴芾,睎骥何堪秕政扬。
配祀有人存折槛,奉祠无路愧题梁。
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16 《和三贤堂诗》 宋·家之巽

谁称三老作三山,夫子宁居季孟间。
骆厩侍人多媿色,鳖头处士若为攀。
辞草小技应閒事,节义千年真大闲。
何似眉山专一壑,九京贤圣尽欢颜。

17 《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 宋·谭景先

孰识东坡第一仙,谪来儋耳久悠然。
潜心学易忘忧患,筑屋闲居度岁年。
兴遣不为哀屈事,情高尝见和陶篇。
拜公遗像浑如在,曾与乡人恭敬贤。

18 《三贤堂》 宋·张景脩

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
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
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
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19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尊贤堂》 宋·陈宓

山川秀而明,所居必名贤。
主人虽凡骨,不慕衍客仙。

20 《友贤堂》 宋·蔡洸

筑堂傍西庑,非悦轮奂美。
公余竟何之,行行辄至止。
纷纭屏玩好,周遭罗经史。
晤对今伟人,尚论古君子。
择善固毋倦,胜良自自喜。
卫公骨虽朽,妙语犹在耳。

* 关于贤堂的诗词 描写贤堂的诗词 带有贤堂的诗词 包含贤堂的古诗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