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炉的诗词(476首)

41 《送林道会归平阳》 宋·王朝佐

研硃点易已多年,洞底烟霞别有天。
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
药炉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

42 《十一月十八日开炉得先天铅因纪其实》 宋·吴误

配合阴阳法自然,得成此物号先天。
妙中妙妙妙真妙,渊处渊渊渊又渊。
下手工夫终百日,夺他造化几千年。
从头细试渔庄录,方信神仙不浪传。

43 《阳明洞》 元·韩性

日日携壶坐钓矶,眼看门外软红飞。
已无游骑寻芳事,却访幽人入翠微。
石磴欲青春雨足,酒炉初冷絮花稀。
悠然自解登临意,十里香风一棹归。

44 《阳山草堂为姑苏顾大有赋》 明·丰坊

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
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
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
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

45 《咸阳怀古》 明·梁潜

咸阳古帝宅,雉堞何崔嵬。
积石隐雪色,金阙云中开。
咸阳昔日称百二,函谷鸡鸣客如雾。
秦王按剑叱风雷,天下诸侯尽西顾。

46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明·杨循吉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47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宋·王安石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
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
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48 《寄献淮阳陈相公》 宋·宋祁

翘才阁下旧宾游,偶得鱼符拥使辀。
本自炉鎚依大冶,敢言鎗脚是邻州。
频年废忘抛黄卷,此地优闲养白头。
漫引双旌非敏政,馀波须仰富民侯。

49 《宿故济阳城》 宋·张耒

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
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
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
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

50 《用欧阳文忠韵雪诗》 宋·张耒

密雪当残腊,冲风到荜门。
洒窗惊纸湿,入竹觉声繁。
天阔飘无界,城高积有痕。
气和归麦陇,水味到茶轩。

51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 宋·黄庭坚

轩皇乐罢拱朝班,天地为家不闭关。
惟有金炉紫烟起,至今留作御前山。

52 《送兴宗之彤阳》 宋·司马光

赤日裂后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扁舟乘长风,倏忽变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
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53 《贺圣朝 此首前尚有贺圣朝夕阳沈后一首亦未》 宋·无名氏

野僧归后,渔舟才缆,绿桧生烟。
对寒灯、潇洒枕书眠。
听石漱流泉。
丹炉火灭,琴房人静,风自调弦。
待孤峰、顶上月明时,正一梦游仙。

54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宋·梅尧臣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麤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55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尧臣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56 《端阳写怀》 明·高启

去岁端阳直禁闱,新题帖子进彤扉。
太官供馔分蒲醑,中使传宣赐葛衣。
黄伞回廊朝旭淡,玉炉当殿午薰微。
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

57 《和冯中戍炉边偶作》 宋·王禹偁

谁为东君掌青律,故将春日连人日。
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栗栗。
雨雪寒暖苦不同,可比交情去就中。
仲咸拥炉发歌咏,古风泪破浇漓风。

58 《华阳吟三十首》 宋·白玉蟾

只将戊己作丹炉,炼得红丸化玉酥。
漫守火爻三百日,产成一颗夜明珠。

59 《华阳吟三十首》 宋·白玉蟾

气盖山河心胆粗,不能学剑不搜书。
夜来掇得乾坤动,火候温温守玉炉。

60 《呈万菴十章·炉鼎》 宋·白玉蟾

须信先天事事无,阴阳陶铸此形模。
真空平等硃砂鼎,虚彻灵通偃月炉。
九竅可风坛墠暖,二时失火药材枯。
只兹一点无明燄,炼出人间大丈夫。

* 关于阳炉的诗词 描写阳炉的诗词 带有阳炉的诗词 包含阳炉的古诗词(4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