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鸾舞的诗词(229首)

1 《永遇乐(次韵吊青楼)》 宋·高观国

浅晕修蛾,脆痕红粉,犹记窥户。
香断帘空,尘生砌冷,谁唤青鸾舞
春风花信,秋宵月约,历历此心曾许。
衔芳恨、千年怨结,玉骨未应成土。

2 《霓裳羽衣舞歌》 唐·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叙事音乐舞蹈

3 《□顾使君东亭隔帘观竹下舞妓》 明·高启

美人竹下舞,醉看隔帘栊。
仿佛瑶台子,游戏绿云中。
玉钩正荡月,罗袖忽惊风。
莫跨青鸾去,尊前乐未终。

4 《谢真人还旧山》 唐·范传正

麾盖从仙府,笙歌入旧山。
水流丹灶缺,云起草堂关。
白鹿行为卫,青鸾舞自闲。
种松鳞未立,移石藓仍斑。
望路烟霞外,回舆岩岫间。
岂唯辽海鹤,空叹令威还。

5 《冲虚观》 宋·单县君

雄峰峻峙焕朱明,元圣清虚此耀真。
地静无心间日月,山高举首近星辰。
金坛露冷青鸾舞,丹灶风清白鹤驯。
时有仙人绿云上,九霄飘忽响韶钧。

6 《喜雨四首》 宋·张耒

手种五色蕉,意待听秋雨。
南风扇旱日,破叶萎不举。
滂沱未终夕,绿润遽如许。
秋色入书帏,已觉青鸾舞

7 《桃源忆故人 何先生欲游海岛,以竹杖赠之》 元·马钰

道家攀送呈玄趣。
膝上自然琴抚。
声透九霄妙处。
引下青鸾舞
流霞满酌休辞诉。
九节灵枝携去。
相助亘初行步。
直上蓬莱路。

8 《采莲舞》 宋·史浩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9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10 《赠陈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11 《南京行》 明·孙蕡

南京自古说豪雄,远胜秦中与洛中。
吴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远朝东。
秦淮水入丹阳郭,北固城连六代宫。
岌?石头如踞虎,逶迤钟岳似盘龙。

12 《落花篇》 明·林应亮

东邻昨夜飞红雨,落花如霰随风举。
千丛缀绮谢繁枝,九陌垂青隐芳树。
忆昨芳妍乍放时,含娟凝艳骋容姿。
盈盈绛帻承曦暖,烨烨瑶英泛露滋。

13 《剑舞》 宋·史浩

声之融曳,思舞态之飘飖。
爰有仙童,能开宝匣。
佩干将莫邪之利器,擅龙泉秋水之嘉名。
鼓三尺之莹莹,云间闪电;横七星之凉凉,掌上生风。

14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
请翻妙舞,来奉多欢。
鼓吹连催,柘枝入队。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15 《渔父舞》 宋·史浩

不是神仙那得到。
万顷澄波舞镜鸾,千寻叠嶂环旌蚕。
光天圆玉夜长清,衬地湿红朝不扫。
宾主相逢欲尽欢,升平一曲渔家傲。

16 《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 宋·程公许

青山高,六六峰。
遥镌嵽叶千万仞,斗起西南天半空。
蒸岚喷薄不得泄,翠屏掩霭深几重。
不知丹梯委曲到何许,飞楼杰观缥缈疑神功。

17 《舞马篇》 唐·薛曜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

18 《舞马篇》 唐·薛曜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

19 《鸾车引》 宋·晁补之

推鸾车,伐鼍鼓。
从帝子,迎天女。
天女喜,立龙旗。
冯小宝,光陆离。

20 《青楼怨》 宋·刘涣

锦楼花雾飘绿尘,芙蓉屏深凝浅春。
微酣着人娇欲睡,彩云载梦隔湘水。
双螺小娃催理妆,粉绵拂拭鸾镜光。
浓黛扫眉桂叶长,凉露濯手蔷薇香。

* 关于青鸾舞的诗词 描写青鸾舞的诗词 带有青鸾舞的诗词 包含青鸾舞的古诗词(2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