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的诗词(共208首)

朱彝尊简介

朱彝尊头像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101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 清·朱彝尊

横浦东连白塔云,下方钟鼓落潮闻。
结成海气楼相似,煮就吴盐雪不分。

102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 清·朱彝尊

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
郎船但逐东流水,西丽桥来北丽桥。

103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清·朱彝尊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
劝移百福坊南往,多买千金圩上田。

104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三》 清·朱彝尊

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105 《怨王孙 七夕》 清·朱彝尊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106 《一叶落·泪眼注》 清·朱彝尊

泪眼注,临当去。
此时欲住已难住。
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
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107 《换巢鸾凤·桐扣亭前》 清·朱彝尊

桐扣亭前。
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
兰期空约月初弦。

108 《红娘子·袖薄吹香过》 清·朱彝尊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109 《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清·朱彝尊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110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清·朱彝尊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111 《瑶花 午梦》 清·朱彝尊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
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
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
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

112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九》 清·朱彝尊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

113 《三姝媚》 清·朱彝尊

湾头登小艓。
惯风生衣香,水湔裙褶。
待到重门,纵教携玉腕,尚羞红颊。
月姊窥侬,也劝饮深杯稠叠。

114 《增字渔家傲》 清·朱彝尊

百蝶仙裙风易袅。
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
元夕初过寒尚峭。
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
别院羊灯收未了。
高揭珠帘,特地留人照。
众里偏他回避早。
猜不到,罗帏昨夜曾双笑。

115 《度大庾岭》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116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八》 清·朱彝尊

百花庄口水沄沄,中是吾家太傅坟。
当暑黄鹂鸣灌木,经科红叶映斜曛。

117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三》 清·朱彝尊

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
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

118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三》 清·朱彝尊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119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二》 清·朱彝尊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120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八》 清·朱彝尊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
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