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造句

“切音”的解释

切音[qiè yīn]
用“切音”造句 第1组

1、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2、他们有时候还更进一步,说一切音乐只有一个纯音乐意义。

3、即切音,又有意思,这才是老派翻译雍容高华、书卷满腹的玩法。

4、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5、统一字音是切音字运动必须面对的问题。

6、除了各省选派的代表,绝大多数是在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中卓有成绩的杰出语文学者。

7、“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8、吉发涵介绍,直音法给不会用切音法的人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其直音字更复杂,更不好认。

9、当时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

10、提倡国语、切音字、“我手写我口”。

用“切音”造句 第2组

11、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地提高了双端发声检测的性能,很好地解决了加入非线性处理后的切音问题。

12、“胡同”一词的来源,一说为蒙语”水井“的汉字表音;一说是来源于汉代”巷“的读音”虹”,切音为“胡洞”。

13、当时社里的元老姚志曾、蔡宾秋、钱大赉、龚之均先生都还在世,他们在发声、吐字、切音、运腔、表达曲情等方面给了孙燕虹很多指点。

14、1892年到1911年,清朝的最后20年,发生过一次切音字运动,即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

15、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

16、武达纳是入关第一代,依家谱十二世,是民国时期,以满姓“觉罗”切音,汉译为“赵”。

* 在线查询切音造句,用切音造句,用切音组词造句,包含切音的句子。
切音

关于切音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