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造句

用“周代”造句 第1组

1、在先秦时代,“桑林”是殷商及周代宋国的国家祭祀场所,有时也是殷商或宋国祖社的代称。

2、本文主要从先秦文献出发,结合一定的考古挖掘,对周代的玉瑞文化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

3、其书保存了众多珍贵的周代职官史料,记载了具有等级制特征的各级贵族之臣僚,为其他先秦文献所鲜有。

4、周代史官与周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5、在周代文化逐渐失落、往昔的辉煌几乎变成了一片哀怨的历史陈迹的背景下,如何挽救这种局面成为了当时人们最大的问题意识。

6、每周代祷事项请见网站或公布栏。

7、以贞节与柔顺为主的妇德教育是周代贵族妇女教育的核心,它承担着维护周代父权家族存在发展的社会文化功能。

8、周代这种异姓嫡媵婚制,使周代女性地位一落千丈。

9、周代,除了金文以外,还有一些刻在其他材料上的书体.

10、冬节在中国的周代就已经有了.

用“周代”造句 第2组

11、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周代用鼎制度、郑韩故城的城市布局、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12、直至周代中叶,这江水岸上有个很大的村子,村中有位半读半耕、半隐居不仕的君子叫马上原,他有一个女儿,生得德容兼备,人人喊为马大姑娘。

13、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

14、其先为荤粥,传说在殷代为鬼方,周代为玁狁。

15、为救黎庶于水火,陛下当效法武周代唐之伟举,此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16、在周代,佩巾为“帨”,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挂在门右,外出系在身左,与手帕的用途有相似之处。

17、铸成大错的"错"字在此,为双关语。一为失误;二是指周代的一种货币"错刀",也就是刀形铜币。

18、祭坛园林是指由包括祭祀坛台在内的建筑、植物、道路、小品等造园要素所构成的环境区域,其起源于我国的周代

19、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

20、通过分析经学大师郑玄“三礼”释乐内容,不但能揭示郑玄本人的注经特点,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人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承继和认识。

用“周代”造句 第3组

21、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周代魏进封梁国公。

22、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23、皇甫江曾在云南省博物馆看到周代青铜臂甲上两侧有对称的开口,它显然也可能需要绳子或扣子之类的物件联结起来。

24、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吏。

25、函谷关令尹喜原为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自幼博览三坟五典,精研河洛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26、文身被我国少数民族喜爱,自周代起就是华东地区部族的风俗习惯,“东方四夷,被发文身”,其中,越地最为普遍,就连越王勾践,也“被发文身”。

27、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大约始于周代,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28、作为一个学者,可靠历史可以谈到周代,商代已经不好谈了,夏代更别说了,尧舜那只能是空谈。

29、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所以“一步”究竟有多长呢?就算同一时代使用同一形象语言,也有语义含混的问题。

30、沿两侧建有仿燕长城“城墙”的村路,远远望见似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韵味的绿色丛林中,一座周代“明堂”式建筑。

用“周代”造句 第4组

31、按照周代以来的丧礼,汉代出殡时张举一种旌幡,入葬时覆盖在棺上,又称旌铭或铭旌。

32、在古代黥面是一种在脸上刺字的刑罚,也叫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

33、与民争利秦代币制分两种,黄金以溢为单位,最贵;铜钱形制与周代同,名为“半两”。

34、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司炬氏”,仲春期间用木铎警告人们小心火烛,以免天干物燥发生火灾,后来演变为禁火一个月。

35、从尧舜禹汤直到周代,秦部落多次以马匹提供支援。

* 在线查询周代造句,用周代造句,用周代组词造句,包含周代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