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造句

“御史大夫”的解释

御史大夫[yù shǐ dài fū]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用“御史大夫”造句 第1组

1、周利用,中宗时,与御史大夫郑惟忠同送金城公主和蕃。诗一首。

2、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3、帝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4、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5、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6、不是坏事,是闽王想升任老爷为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之事。

7、八月,渊使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却兵,当君臣面缚。

8、部刺史和侍御史的意见,都报告到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再报告到宰相。

9、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

10、己巳,尚书右丞相张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以朋党相构,制说致仕,隐甫免官侍母,融左迁魏州刺史。

用“御史大夫”造句 第2组

11、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12、大哥说要封一个乡侯,御史大夫晁错进言封亭侯,最后宗正寺卿折中封了个关内侯,名号取的他的姓就叫云侯。

13、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14、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15、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

16、分俱好儒,推毂代赵绾为御史大夫,兰陵王臧为郎中令。

17、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18、御史大夫华歆,本操私党,立逼献帝下诏,命丕袭封,仍为丞相魏王,领冀州牧。

19、谢林曾任御史大夫多年,年轻时刚直不阿,是诸多权臣的死敌,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一直为先帝倚重,是以成为少有的言官不倒翁,人送外号“谢不烂”。

20、九月,先是高户捉官本钱;乙卯,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薄税百姓一年租钱充,依旧高户及典正等捉,随月收利,供官人税钱。

用“御史大夫”造句 第3组

21、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

22、奇氏在顺帝耳边猛吹枕头风,终于吹得早已不耐烦的他发出旨意:御史大夫老的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别在朝廷待着了。

23、在中国,有苏秦头悬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六国相印,荣归故里;也有孙康映雪夜读,坚持学习,终于成了知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24、四年春正月癸未,尚衣奉御长孙昕恃以皇后妹婿,与其妹夫杨仙玉殴击御史大夫李杰,上令朝堂斩昕以谢百官。

25、绶居两班之首,在方镇时识江朝,叙语次,不觉屈膝而拜,御史大夫高郢亦从而拜。

26、到汉文帝时候,因为历来为人廉直,从不受私谒,不谋私利,不开后门,刚毅守节,先晋升为御史大夫,后又继任丞相。

27、高城历史文化悠久,先后出过秦末义士田横、战国纵横家鲁仲连、西汉御史大夫

* 在线查询御史大夫造句,用御史大夫造句,用御史大夫组词造句,包含御史大夫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