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本造句

“百衲本”的解释

百衲本[bǎi nà běn] 百衲本 百衲本:书籍出版术语,又叫“配本”。是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
用“百衲本”造句 第1组

1、 “百衲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整理汇集而成。

2、 博古斋的两套古书《四部丛刊》与《百衲本二十四史》,虽然售价高达几十万元,也不乏买家。

3、 吴金华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

4、 文史数据库收有一套精细扫描的百衲本原本图库,同时还制作了对应的精校文字库。

5、 端方将宋版百衲本《史记》作为女儿的陪嫁之一,所以他自号百衲。

6、 上海图书公司收藏的一套线装古籍《百衲本二十四史》,前天下午在上海书展上以1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读者购走。

7、 二十四史百衲本,明朝大内藏书《御玺印谱》、宋版蜀刻大字本《通鉴》单张书页……书展二楼的古籍专场恍如“藏宝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8、 这种地方是酌采,还是因为是百衲本——像俞平伯说的——须俟进一步研究。

9、 此外还有商务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古籍。

10、 博古斋的一套线装古籍“百衲本二十四史”以18万元的高价被读者购走,创造了上海书展零售的单笔交易最高纪录。

用“百衲本”造句 第2组

11、 《新唐书》“点校本”选的是“百衲本”,底本选得比较好,我们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就行了。

12、 图书馆有8万册藏书,百衲本《廿四史》、《九通全书》、《续藏经》、《四部丛刊》等许多珍贵古籍均是捐献而来。

1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就印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

14、 二楼贵宾接待室设有明末清初红木长椅、八仙桌,左右靠墙处还摆放了中华书局民国版《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两部完整的巨作。

15、 令人惊讶的是,一位读者一次就购买了两种精装历史类读物,其中《百衲本二十四史》(共24函)定价88000元,《古今图书集成图集》定价12800元。

16、 王云五执掌后,业务有所扩大,陆续选印了《万有文库》《汉译世界名著》等,重印了《中国文化史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等。

17、 他坚持60岁退休,实际上是退而不休,不仅致力于编校《百衲本二十四史》,且为商务印书馆的各项事务继续操劳。

18、 在民国出版物中民国八年上海涵芬楼影印出版的《四部丛刊初编》附《百衲本二十四史》,以60万元落槌。

* 在线查询百衲本造句,用百衲本造句,用百衲本组词造句,包含百衲本的句子。
百衲本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