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学士的读音 侍读学士的意思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 shì
  • xué
  • shì

“侍读学士”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ì dú xué shì]
汉字注音:
ㄕˋ ㄉㄨˊ ㄒㄩㄝˊ ㄕˋ
简繁字形:
侍讀學士
是否常用:

“侍读学士”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官名。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网络解释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侍读学士”的单字解释

】:1.陪伴侍候:服侍。侍立。2.姓。
】:[dú]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侍读学士”的相关词语

* 侍读学士的读音是:shì dú xué shì,侍读学士的意思: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