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军的读音 八字军的意思

八字军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 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
  • jūn

“八字军”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ā zì jūn]
汉字注音:
ㄅㄚ ㄗˋ ㄐㄩㄣ
简繁字形:
八字軍
是否常用:

“八字军”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南宋初河北﹑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率抗金部队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泽等人节制﹐抗击金兵﹐屡建战功。参阅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辞典解释

八字军  bā zì jūn  ㄅㄚ ㄗˋ ㄐㄩㄣ  

南宋初年河北、河东地区,人民为抵御金人所组织的军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八字军》:「八字军者,河北土人也。建炎初,王观察彦为河北制置使,聚兵太行山,皆涅其面目曰:『誓竭心力,不负赵王!』故号『八字军』。」

网络解释

八字军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
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

“八字军”的单字解释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1.军队:我军。陆军。解放军。参军。裁军。生产大军。劳动后备军。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第一军。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3.(Jūn)姓。

“八字军”的相关词语

* 八字军的读音是:bā zì jūn,八字军的意思:八字军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 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