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的读音 十二公的意思

十二公 十二公,是汉语词汇,出自《春秋》,解释为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
  • shí
  • èr
  • gōng

“十二公”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í èr gōng]
汉字注音:
ㄕˊ ㄦˋ ㄍㄨㄥ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十二公”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网络解释

十二公

十二公,是汉语词汇,出自《春秋》,解释为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

“十二公”的单字解释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十二公”的相关词语

* 十二公的读音是:shí èr gōng,十二公的意思:十二公 十二公,是汉语词汇,出自《春秋》,解释为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