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亭的读音 十里長亭的意思

【解释】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出处】《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示例】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 shí
  • cháng
  • tíng

“十里長亭”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í lǐ cháng tíng]
汉字注音:
ㄕˊ ㄌㄧˇ ㄔㄤˊ ㄊㄧㄥˊ
简繁字形:
十里长亭
是否常用:

“十里長亭”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

辞典解释

十里长亭  shí lǐ cháng tíng  ㄕˊ ㄌㄧˇ ㄔㄤˊ ㄊㄧㄥˊ  

泛指送别的地方。古时于路旁,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
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筳席。」

网络解释

【解释】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出处】《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示例】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十里長亭”的单字解释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cháng]1.指在空間的兩端之間距離大。2.指時間相隔距離大。3.長久;永久。4.常常;經常。5.引長,延長。6.指超越。7.特長;擅長。8.長處,優點。9.猶優;是,正確。10.引申為贊許。11.大。表示程度。參見“長呼”、“長哭”。12.中國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參見“長夷”。13.姓。[zhǎng]1.相比之下年紀大。2.指相比之下年紀較大的人。3.特指老,年高。4.指老人。5.為人師長。6.長輩,輩分高的人。7.排行最大。參見“長子”、“長女”。8.居先,居首位。9.君長;領袖;首領。10.指居先、居首位者。11.指長官。12.今稱領導人或部隊的各級指揮官為長:縣長;鄉長;校長;軍長;排長。13.統治;統率。14.主管;執掌。15.尊敬。16.重視;崇尚。17.生育;出生。18.生長,成長。19.長大;成年。20.撫育;培育。21.滋長;助長。22.上漲。23.良善。24.古代戶籍編制單位。二百五十家為長。
】:1.亭子,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园里:凉亭。2.像亭子的小房:书亭。3.古又同“”。

“十里長亭”的相关词语

* 十里長亭的读音是:shí lǐ cháng tíng,十里長亭的意思:【解释】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出处】《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示例】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