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的读音 四科的意思

四科 四科是指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始见于《论语·先进》,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隋崔赜著《八代四科志》(见《隋书·崔廓传》),即以四科为人物分类。汉代察举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四科”的读音

拼音读音
[sì kē]
汉字注音:
ㄙˋ ㄎㄜ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四科”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辞典解释

四科  sì kē  ㄙˋ ㄎㄜ  

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宋.邢昺.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网络解释

四科

四科是指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始见于《论语·先进》,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隋崔赜著《八代四科志》(见《隋书·崔廓传》),即以四科为人物分类。汉代察举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四科”的单字解释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四科”的相关词语

* 四科的读音是:sì kē,四科的意思:四科 四科是指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始见于《论语·先进》,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隋崔赜著《八代四科志》(见《隋书·崔廓传》),即以四科为人物分类。汉代察举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