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牒的读音 敕牒的意思

敕牒 始于隋唐之际,除授百官,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文书经中书舍人进奏画敕字,然后政事堂出牒公布于外,所以又称敕牒。宋元沿用此体。又据《资治通鉴》二一O唐景云元年:唐制,封授三品以上官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
  • chì
  • dié

“敕牒”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ì dié]
汉字注音:
ㄔˋ ㄉㄧㄝ 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敕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诏书的一种。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辞典解释

敕牒  chì dié  ㄔˋ ㄉㄧㄝˊ  

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
《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网络解释

敕牒

始于隋唐之际,除授百官,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文书经中书舍人进奏画敕字,然后政事堂出牒公布于外,所以又称敕牒。宋元沿用此体。又据《资治通鉴》二一O唐景云元年:唐制,封授三品以上官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

“敕牒”的单字解释

】:皇帝的诏令:宣敕。敕命。敕封。敕撰。
】:1.文书或证件:通牒。度牒。2.簿册;书籍:谱牒。史牒。

“敕牒”的相关词语

* 敕牒的读音是:chì dié,敕牒的意思:敕牒 始于隋唐之际,除授百官,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文书经中书舍人进奏画敕字,然后政事堂出牒公布于外,所以又称敕牒。宋元沿用此体。又据《资治通鉴》二一O唐景云元年:唐制,封授三品以上官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