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地的读音 散地的意思

散地 散地: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李筌 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
  • sàn

“散地”的读音

拼音读音
[sàn dì]
汉字注音:
ㄙㄢˋ ㄉㄧ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散地”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

辞典解释

散地  sǎn dì  ㄙㄢˇ ㄉㄧˋ  

闲散的地位。
唐.岑参〈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
《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十八.穆宗长庆二年》:「谏官争上言:『时未偃兵,度有将相全才,不宜置之散地。』」

士卒易于逃散的地方。
《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 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网络解释

散地

散地: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李筌 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

“散地”的单字解释

】:[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散地”的相关词语

* 散地的读音是:sàn dì,散地的意思:散地 散地: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李筌 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