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堂鼓的读音 散堂鼓的意思

散堂鼓 散堂鼓是官吏办公完毕所打的退堂鼓。
  • sàn
  • táng

“散堂鼓”的读音

拼音读音
[sàn táng gǔ]
汉字注音:
ㄙㄢˋ ㄊㄤˊ ㄍㄨ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散堂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官吏办公完毕所打的退堂鼓。

辞典解释

散堂鼓  sàn táng gǔ  ㄙㄢˋ ㄊㄤˊ ㄍㄨˇ  

旧时官吏审理案件完毕后,击鼓退下休息。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张驴儿、蔡婆婆都取保状,著随衙听候,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网络解释

散堂鼓

散堂鼓是官吏办公完毕所打的退堂鼓。

“散堂鼓”的单字解释

】:[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散堂鼓”的相关词语

* 散堂鼓的读音是:sàn táng gǔ,散堂鼓的意思:散堂鼓 散堂鼓是官吏办公完毕所打的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