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的读音 曾国荃的意思

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 zēng
  • guó
  • quán

“曾国荃”的读音

拼音读音
[zēng guó quán]
汉字注音:
ㄗㄥ ㄍㄨㄛˊ ㄑㄨㄢˊ
简繁字形:
曾國荃
是否常用:

“曾国荃”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824-1890)清末湘军将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弟。曾率湘军赴江西吉安镇压太平军,所部称吉字营。后任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纵兵焚掠,血洗全城。调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利去职。后又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辞典解释

曾国荃  zēng guó quán  ㄗㄥ ㄍㄨㄛˊ ㄑㄩㄢˊ  

人名。(西元1824~1890)​字沅甫,清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弟。辅佐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屡著功绩,穆宗同治三年六月(西元1864)​率军入南京,灭太平天国,封一等威毅伯,官至两江总督。卒谥忠襄。

网络解释

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曾国荃”的单字解释

】:[zēng]1.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祖父的父亲)。曾孙(孙子的儿子)。2.古又同“”。[céng]1.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未曾。曾来过。2.古又同“”。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曾国荃”的相关词语

* 曾国荃的读音是:zēng guó quán,曾国荃的意思: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