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箒之使的读音 箕箒之使的意思

箕箒之使【解释】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
  • zhǒu
  • zhī
  • shǐ 使

“箕箒之使”的读音

拼音读音
[jī zhǒu zhī shǐ]
汉字注音:
ㄐㄧ ㄓㄡˇ ㄓ ㄕ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箕箒之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网络解释

箕箒之使

【解释】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

“箕箒之使”的单字解释

】: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同“”。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箕箒之使”的相关词语

* 箕箒之使的读音是:jī zhǒu zhī shǐ,箕箒之使的意思:箕箒之使【解释】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