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兒的读音 胡兒的意思

胡儿 它有两个读音:1.hú ér;2.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指果核)
  • ér

“胡兒”的读音

拼音读音
[hú ér]
汉字注音:
ㄏㄨˊ ㄦˊ
简繁字形:
胡儿
是否常用:

“胡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 2.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 3.指胡人的儿童。 4.果核。

辞典解释

胡儿  hú ér  ㄏㄨˊ ㄦˊ  

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
《汉书.卷六八.金日䃅传》:「日䃅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 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也称为「胡人」。

胡人的孩童。
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果核。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清末民初对外国人的蔑称。

网络解释

胡儿

它有两个读音:1.hú ér;2.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指果核)

“胡兒”的单字解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胡兒”的相关词语

* 胡兒的读音是:hú ér,胡兒的意思:胡儿 它有两个读音:1.hú ér;2.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指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