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的读音 虞允文的意思

虞允文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人。南宋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朝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次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元年(1165年),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乾道八年(1172年),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1177年),累赠太师,谥号“忠肃”。
  • yǔn
  • wén

“虞允文”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ú yǔn wén]
汉字注音:
ㄩˊ ㄩㄣˇ ㄨ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虞允文”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虞允文  yú yǔn wén  ㄩˊ ㄩㄣˇ ㄨㄣˊ  

人名。(西元1110~1174)​字彬父,宋仁寿人。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师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时拜相,封雍国公。卒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著有《春秋讲义》及《奏议》、《诗文集》等。

网络解释

虞允文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人。南宋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朝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次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元年(1165年),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乾道八年(1172年),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1177年),累赠太师,谥号“忠肃”。

“虞允文”的单字解释

】:1.猜测;预料:不虞。2.忧虑:兴修水利,水旱无虞。无冻馁之虞。3.欺骗:尔虞我诈。4.传说中的朝代名,舜所建。5.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6.姓。
】:1.允许:应允。不允。允诺。2.姓。3.公平;适当:允当。公允。平允。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虞允文”的相关词语

* 虞允文的读音是:yú yǔn wén,虞允文的意思:虞允文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人。南宋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朝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次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元年(1165年),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乾道八年(1172年),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1177年),累赠太师,谥号“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