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疏的读音 血疏的意思

血疏 血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uè shū,是指封建时代,为向皇帝申诉而刺血写成的奏疏。
  • xuè
  • shū

“血疏”的读音

拼音读音
[xuè shū]
汉字注音:
ㄒㄩㄝˋ ㄕㄨ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血疏”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封建时代﹐为向皇帝申诉而刺血写成的奏疏。

网络解释

血疏

血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uè shū,是指封建时代,为向皇帝申诉而刺血写成的奏疏。

“血疏”的单字解释

】:[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血疏”的相关词语

* 血疏的读音是:xuè shū,血疏的意思:血疏 血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uè shū,是指封建时代,为向皇帝申诉而刺血写成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