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經邦的读音 論道經邦的意思

【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示例】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之略。 ◎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 lùn
  • dào
  • jīng
  • bāng

“論道經邦”的读音

拼音读音
[lùn dào jīng bāng]
汉字注音:
ㄌㄨㄣˋ ㄉㄠˋ ㄐㄧㄥ ㄅㄤ
简繁字形:
论道经邦
是否常用:

“論道經邦”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辞典解释

论道经邦  lùn dào jīng bāng  ㄌㄨㄣˋ ㄉㄠˋ ㄐㄧㄥ ㄅㄤ  

文事、武功两件治理国家的大事。
《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维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唐.韩愈〈上宰相书〉:「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论道经邦之暇,舍此宜无大者焉。」

网络解释

【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示例】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之略。 ◎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論道經邦”的单字解释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選擇;選拔。4.同“”。用力揮動。5.同“”。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類。7.同“”。道理。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同“”。
】: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論道經邦”的相关词语

* 論道經邦的读音是:lùn dào jīng bāng,論道經邦的意思:【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示例】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之略。 ◎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