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的读音 陌上桑的意思

陌上桑 (汉乐府诗)《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这首诗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虽经文人修饰加工,仍体现出浓烈的民间歌谣风味。
  • shàng
  • sāng

“陌上桑”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ò shàng sāng]
汉字注音:
ㄇㄛˋ ㄕㄤˋ ㄙㄤ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陌上桑”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亦称“陌上歌 ”。乐府《相和曲》名。借指《陌上桑》诗中采桑女子罗敷。亦泛指美丽而坚贞的女子。

辞典解释

陌上桑  mò shàng sāng  ㄇㄛˋ ㄕㄤˋ ㄙㄤ  

乐曲名。汉代著名的民间叙事诗。内容叙述一个官吏戏弄一位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全篇充满真挚情感及优美词句。
也称为「日出东南隅行」、「艳歌罗敷行」。

网络解释

陌上桑 (汉乐府诗)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这首诗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虽经文人修饰加工,仍体现出浓烈的民间歌谣风味。

“陌上桑”的单字解释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废井田,开阡陌。形同陌路。
】:[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陌上桑”的相关词语

“陌上桑”造句

比如《陌上桑》里,一位太守调戏了正在采桑的秦罗敷;《鲁大夫秋胡戏妻》里的秋胡甚至在桑园里调戏了自己的老婆。

陌上桑平铺直叙的电子音带着无比惆怅的心情,这个小丫头也是修行众人,练的应该是阴寒的路数。

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宜章县国丰陌上桑农业产业园项目。

陌上桑林成片,“舍南舍北皆栽桑,千株万株绕屋旁”。

在古镇的寺前弄,有一处“江南蚕文化馆”,全馆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楹联写着“探丝路源头蚕俗蚕花,望仙潭陌上桑园桑梓”。

中午13、14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在里田乡,瞿海兴致勃勃地考察了陌上桑现代庄园老塘村种植基地、酒厂加工选址地、鑫源矿业界牌岭矿山。

* 陌上桑的读音是:mò shàng sāng,陌上桑的意思:陌上桑 (汉乐府诗)《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这首诗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虽经文人修饰加工,仍体现出浓烈的民间歌谣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