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 (764个)
-
681
重气轻命
- 成语拼音:
- zhòng qì qīng mìng
- 成语解释:
- 同“重义轻生”。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
682
坐视不救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jiù
- 成语解释:
- 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
- 成语出处:
- 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
683
自投罗网
- 成语拼音:
- zì tóu luó wǎng
- 成语解释:
- 比喻自己进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
684
逐物不还
- 成语拼音:
- zhú wù bù hái
- 成语解释:
- 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 成语出处:
-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
685
赃污狼藉
- 成语拼音:
- zāng wū l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
686
助我张目
- 成语拼音:
- zhù wǒ zhāng mù
- 成语解释:
-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
687
正言直谏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zhí jiàn
- 成语解释: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688
孳孳不倦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juàn
- 成语解释:
-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
689
五体投地
- 成语拼音:
- wǔ tǐ tóu dì
- 成语解释:
-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
- 《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
690
半筹莫展
- 成语拼音:
- bàn chóu mò chǎn
- 成语解释:
-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自序》:“惟自民国成立之日,则予之主张建设,反致半筹莫展,一败涂地。”
-
691
不测之祸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692
不服水土
- 成语拼音:
- bù fú shuǐ tǔ
- 成语解释:
-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693
斗转参横
- 成语拼音:
- dǒu zhuǎn shēn héng
- 成语解释:
- 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
- 成语出处:
- 宋 韩元吉《水龙吟 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
694
奋袂而起
- 成语拼音:
- fèn mèi ér qǐ
- 成语解释:
-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
695
过五关斩六将
- 成语拼音:
-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成语出处: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696
回肠荡气
- 成语拼音: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成语解释:
- 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
- 成语出处:
- 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
697
天高听卑
- 成语拼音:
- tiān gāo tīng bēi
- 成语解释:
-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
698
一心一计
- 成语拼音:
- yī xīn yī jì
- 成语解释:
- 一心一意。
- 成语出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
699
阿斗太子
- 成语拼音:
- ā dǒu tài zǐ
- 成语解释: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人
- 成语出处:
- 高阳《胡雪岩全传 灯火楼台》:“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
700
悲从中来
- 成语拼音: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成语解释:
-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 成语出处:
-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 三国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