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句 (1179个)

121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成语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成语解释: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122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成语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ā jiā wēng
成语解释: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
123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成语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jiā wēng
成语解释: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124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成语拼音: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成语解释: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太平。
成语出处:
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125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成语拼音: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
成语解释: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126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成语拼音:
bù kě wú yī,bù néng yǒu èr
成语解释: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成语出处:
清·张岱《周宛委墓志铭》:“如此异才,求之天,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127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成语拼音: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成语解释: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128

不怕官,只怕管

成语拼音:
bù pà guān,zhǐ pà guǎn
成语解释: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129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成语拼音:
bào sǐ liú pí,rén sǐ liú míng
成语解释:
指人生在世留东西给后人。比喻留美名于身后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130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成语拼音:
bái tó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
成语解释:
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
汉·邹阳《狱中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131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成语拼音:
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成语解释: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
《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13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成语拼音:
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
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33

彼一时,此一时

成语拼音: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34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成语拼音: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智:聪明才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成语出处:
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135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拼音:
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解释:
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13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成语拼音: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成语解释: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7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成语拼音:
chūn fēng fèng rén,xià yǔ yǔ rén
成语解释: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138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成语拼音:
chū hū qí lèi,bá hū qí cuì
成语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同类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39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语拼音:
chéng shì bù zú,bài shì yǒu yú
成语解释:
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语出处:
周而复《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4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 上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