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句 (1179个)

161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成语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
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162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成语拼音: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成语出处:
《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63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成语拼音: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成语解释: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164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成语拼音: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成语出处:
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真正实现了。”
165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成语拼音:
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成语解释:
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16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成语拼音: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成语解释:
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成语出处:
孙中山《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
16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成语拼音:
guāng yīn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成语解释:
梭:织布机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
168

歌于斯,哭于斯

成语拼音:
gē yǘ sī,kū yú sī
成语解释: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169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成语拼音:
hé huā suī hǎo,yě yào lǜ yè fú chí
成语解释:
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170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成语拼音:
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
成语解释:
皇天: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
成语出处: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171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成语拼音: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172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成语拼音:
hé zé ér yú,fén lín ér liè
成语解释: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成语出处:
《文子·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173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成语解释: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174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拼音:
hū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成语解释:
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成语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175

合则留,不合则去

成语拼音:
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
成语解释:
合:投契,融洽。意见相合就留共事,不合就离开
成语出处:
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矣。”
176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成语拼音: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
成语解释:
加诸膝:放在膝盖;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177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成语拼音:
jiǔ céng zhī tái,qǐ yú lěi tǔ
成语解释:
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178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成语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
成语解释:
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
179

借寇兵,赍盗粮

成语拼音:
jiè kòu bīng,jī dào liáng
成语解释: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80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成语拼音: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语解释: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成语出处:
《汉书 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上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