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语 (1050个)

661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成语拼音: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成语解释: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成语出处:
《淮南子·真训》:“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
662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成语拼音: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
成语解释:
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成语出处: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66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语拼音:
rú qiē rú cuō,rú zhuó rú mó
成语解释: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成语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64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语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语解释: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665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成语拼音:
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
成语解释:
人活一生,草只有一个秋天。形容生命短暂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666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成语拼音: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成语解释: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667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成语拼音:
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成语解释:
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668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拼音: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成语解释: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69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成语拼音:
rén wú mào xiàng,shuǐ wú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成语出处: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一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670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成语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成语解释: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67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拼音: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成语解释: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72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成语拼音:
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673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成语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语解释: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674

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成语拼音: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
成语解释: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675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成语拼音:
rì yuè jīng tiān,jiāng hé xíng dì
成语解释: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676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成语拼音:
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
成语解释:
疏:疏远;近:亲近。不经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677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成语拼音: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成语解释:
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成语出处: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678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成语拼音: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语解释: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语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679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成语拼音: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680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成语解释: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