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语 (1050个)
-
701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成语拼音:
-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 成语解释: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成语出处: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702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成语拼音:
- 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
- 成语解释:
-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 成语出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703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 成语拼音: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sì guǐ
- 成语解释:
-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704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成语拼音: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成语出处: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705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成语拼音:
- shēng gōng shuō fǎ,wán shí diǎn tóu
- 成语解释:
- 传说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石头都点头了。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成语出处:
-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
-
706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 成语拼音:
- 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 成语解释:
- 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成语出处: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707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 成语拼音:
-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 成语解释:
-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 成语出处:
-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
708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 成语拼音:
-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 成语解释:
-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
709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成语拼音:
-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语解释:
-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710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成语拼音:
-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 成语解释:
- 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
711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成语拼音:
-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 成语解释:
-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
712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 成语拼音:
-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 成语解释: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
713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成语拼音:
-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 成语解释:
-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714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成语拼音:
-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 成语解释: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715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成语拼音:
-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 成语解释: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成语出处:
-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7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成语拼音:
-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 成语解释:
-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 成语出处: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71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成语拼音:
- 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 成语解释:
- 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 成语出处:
-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
718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成语拼音:
-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
- 成语解释: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719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成语拼音:
-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
- 成语解释:
- 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
720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成语拼音:
- shǒu rú chǔ nǚ,chū rú tuō tù
- 成语解释: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成语出处: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