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式成语 (1654个)

201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成语拼音: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shì shí
成语解释: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成语出处:
京剧《串龙珠》第十场:“有道是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千岁莫要屈赖好人。”
202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成语拼音: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成语解释: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成语出处: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时我还缺乏理解,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203

尔为尔,我为我

成语拼音:
ěr wéi ěr,wǒ wéi wǒ
成语解释:
尔:你。你是你,我是我。指两者界限分明,互不沾边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204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成语拼音: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成语解释:
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耳闻是虚,眼观为实’,叔叔此时,且不要过于取笑侄女,请再去一访,……那时再来取笑侄女,却也未迟。”
205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成语拼音: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成语解释: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06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成语拼音: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成语解释: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207

风从虎,云从龙

成语拼音: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208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成语拼音: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成语解释: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209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成语拼音:
fù guì bù yín,wēi wǔ bù qū
成语解释: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成语出处: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210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成语拼音:
fó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成语出处:
明 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211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拼音:
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
成语解释: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12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成语解释: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21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14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成语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215

蜚鸟尽,良弓藏

成语拼音: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成语解释: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216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成语拼音: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语解释: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成语出处: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17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拼音: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晋书·孔严传》:“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218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成语拼音: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
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19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20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成语拼音: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成语解释: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复句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