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式成语 (1654个)

161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成语拼音: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成语解释: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162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拼音:
dào bù tóng,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语解释: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63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成语拼音: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成语解释: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164

貂不足,狗尾续

成语拼音:
diāo bù zú,gǒu wěi xù
成语解释:
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成语出处:
《文选 任昉》“华貂深不足之叹”唐 李善注:“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165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成语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
成语解释:
大处: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观察。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
成语出处: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6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成语拼音:
dāng duàn bù duàn,fǎn shòu qí luàn
成语解释:
当:应当,应该;断:决断。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16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语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成语解释: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8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成语拼音:
dēng gāo bì zì bēi,xíng yuǎn bì zì ěr
成语解释: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69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成语拼音: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
成语解释: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170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成语拼音: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
成语解释: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171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成语拼音:
dào gāo yì ān,shì gāo yì wēi
成语解释: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成语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17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成语拼音: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173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拼音: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
成语解释: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17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成语拼音: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成语解释: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175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成语拼音: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76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成语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成语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成语出处:
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177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成语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成语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178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成语拼音:
dé rén qián cái,yǔ rén xiāo zāi
成语解释:
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4回:“惟小子弄惯了这管笔头,才知里边缘故,叫做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只顾骗准,值些甚么?”
179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成语拼音: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成语解释: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成语出处: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18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成语拼音: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成语解释: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复句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