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式成语 (1654个)

141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142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143

吃一堑,长一智

成语拼音: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14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成语拼音:
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成语解释: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145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成语拼音: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成语解释: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
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146

此一时,彼一时

成语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此:这;彼:那。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47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成语拼音: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成语解释: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4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语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成语解释: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149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成语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
成语解释: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150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 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51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过犹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52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成语拼音: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成语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53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成语拼音:
chī zhe wǎn lǐ,qiáo zhe guō lǐ
成语解释:
比喻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时候,他为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
154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成语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成语解释:
指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的人被称寇贼。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
成语出处:
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155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成语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成语解释: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156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成语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lǔ
成语解释: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成语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157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成语拼音:
chéng zhě wéi wáng,bài zhě wéi zéi
成语解释: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158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成语拼音:
chí zhī yǒu gù,yán zhī yǒu lǐ
成语解释: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159

朝中有人好做官

成语拼音:
cháo zhōng yǒu rén hǎo zuò guān
成语解释:
朝:朝廷。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俗语。”
160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成语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复句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