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的成语 (499个)

181

不时之须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语解释: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182

白兔赤乌

成语拼音:
bái tù chì wū
成语解释: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183

白头如新

成语拼音:
bái tóu rú xīn
成语解释:
白头:头发白了;引申为时间久长;新:新交。从相识至头发白了;还同新交的朋友一样。意谓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184

半夜三更

成语拼音:
bàn yè sān gēng
成语解释: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185

奔走如市

成语拼音:
bēn zǒu rú shì
成语解释:
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门,皆其心腹牙爪。”
186

寸草不生

成语拼音:
cùn cǎo bù shēng
成语解释: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187

层出叠见

成语拼音:
céng chū dié jiàn
成语解释: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成语出处:
清 纪昀《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188

从长计议

成语拼音:
cóng cháng jì yì
成语解释:
长:放长时间;计议:商议需要较长的时间;仔细地考虑;商量。指对事情处理时的慎重认真态度。
成语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189

绰绰有余

成语拼音:
chuò chuò yǒu yú
成语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人、、财、能力等很宽裕;用不完。也作“绰绰有余”、“绰有宽裕”。
成语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防边上》:“崇山峻岭所在俱有,诚使其险要,多筑土垒,则进攻退守,绰绰有余。”
190

苍翠欲滴

成语拼音:
cāng cuì yù dī
成语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成语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191

长此以往

成语拼音:
cháng cǐ yǐ wǎng
成语解释: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192

残冬腊月

成语拼音:
cán dōng là yuè
成语解释: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193

赤地千里

成语拼音:
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194

唱对台戏

成语拼音:
chàng duì tái xì
成语解释: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195

春寒料峭

成语拼音:
chūn hán liào qiào
成语解释: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196

窗间过马

成语拼音:
chuāng jiān guò mǎ
成语解释: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
元 吴弘道《醉高歌 叹世》曲:“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197

楚界汉河

成语拼音:
chǔ jiè hàn hé
成语解释: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198

曾几何时

成语拼音:
céng jǐ hé shí
成语解释:
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成语出处: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199

猖獗一时

成语拼音:
chāng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
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成语出处:
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曾经猖獗一时的法西斯党徒及其第五纵队的死期是一天一天逼近了。”
200

层峦叠嶂

成语拼音: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
峦:山峰;嶂:高耸、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也作“层岩叠峰”、“重峦叠幛”。
成语出处:
宋 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
* 描写景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