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的成语 (499个)

141

金碧辉煌

成语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142

雷电交加

成语拼音:
léi diàn jiāo jiā
成语解释:
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同时或错杂出现。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143

鲁殿灵光

成语拼音:
lú diàn líng guāng
成语解释: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柳亚子《六月一日初谒白石老人……》:“缶庐不作茫夫逝,鲁殿灵光白石翁。”
144

六街三市

成语拼音:
liù jiē sān shì
成语解释: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成语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类京华。”
145

片鳞半爪

成语拼音:
piàn lín bàn zhǎo
成语解释:
喻事的极小部分。
成语出处:
清·陈田《明诗纪事·孙宜》:“余观其诗,剽拟字句,了无意味,求杜之片鳞半爪不可得。”
146

跷足而待

成语拼音:
qiāo zú ér dài
成语解释: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成语出处:
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147

时不我与

成语拼音:
shí bù wǒ yǔ
成语解释: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48

硕果仅存

成语拼音:
shuò guǒ jǐn cún
成语解释:
大的树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清 候方域《彭容园文序》:“今则曾未须臾,而生死聚散,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岂非天哉。”
149

时异事殊

成语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语解释:
殊:不同;差异。时间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意思是事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亦作“时异势殊”。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尚恐议者曰:‘时异事殊。’臣请复为陛下租举近效之尤章者以辩焉。”
150

无奇不有

成语拼音:
wú qí bù yǒu
成语解释:
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151

星移斗转

成语拼音:
xīng yí dǒu zhuǎn
成语解释:
星斗变换位置;表示季节改变。比喻时光流逝。移:移动;斗:北斗星。
成语出处:
元 乔吉《两世姻缘》:“他便眼巴巴帘下等,直等到星移斗转二三更。”
152

迂回曲折

成语拼音:
yū huí qū zhé
成语解释: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发展的曲折性。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153

盈千累万

成语拼音:
yíng qiān lěi wàn
成语解释:
形容数量非常多。
成语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记 种植 草木》:“菜果至贱之,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
154

以日为年

成语拼音:
yǐ rì wéi nián
成语解释: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下风倾首,以日为年。”
155

与时消息

成语拼音:
yǔ shí xiāo xi
成语解释:
指事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成语出处: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汉书 孔融传》:“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
156

只争旦夕

成语拼音:
zhī zhēng dàn xī
成语解释: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157

只争朝夕

成语拼音:
zhǐ zhēng zhāo xī
成语解释: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58

挨山塞海

成语拼音:
āi shān sè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159

比比皆是

成语拼音:
bǐ bǐ jiē shì
成语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160

不乏其人

成语拼音:
bù fá qí rén
成语解释: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成语出处: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 描写景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