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心旷神怡
小心翼翼
无可奈何
高山流水
画龙点睛
呕心沥血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兴高采烈
爱屋及乌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发百中
刻舟求剑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囵吞枣
杯弓蛇影
叱咤风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无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卧薪尝胆
千钧一发
差强人意
乐不思蜀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释重负
刚愎自用
欲盖弥彰
神机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忧天
胸有成竹
诚惶诚恐
亡羊补牢
乘风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门可罗雀
刮目相看
如雷贯耳
以身作则
安然无恙
废寝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谈
司空见惯
沧海桑田
义无反顾
自惭形秽
四面楚歌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开卷有益
扑朔迷离
望洋兴叹
踌躇满志
后生可畏
义不容辞
杯水车薪
口若悬河
盛气凌人
指鹿为马
家喻户晓
萍水相逢
苟延残喘
三顾茅庐
滥竽充数
不拘一格
车水马龙
按图索骥
有志者事竟成
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药
瓜田李下
名不虚传
守株待兔
贪得无厌
炙手可热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泽而渔
众志成城
趾高气扬
生灵涂炭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怒发冲冠
狼狈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释卷
奋不顾身
成语故事大全(共4000个)
-
2401
不通世务
- 【典故】从前有个财主有万贯家财,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财主不教育他。艾子提醒他让他受教育,财主不满艾子说他的儿子不通世务。艾子把他的儿子叫来问大米从何处而来,财主儿子答米是从米袋中来的。 ......
-
2402
不贪为宝
- 【典故】“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 ......
-
2403
补天浴日
- 【典故】上古时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战。共工大败,气得向西方不周山一头撞去,把不周山撞坏了。不周山是撑天的大柱,大柱一断,天就坍塌了一大块,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时,山林起火,洪水横流,世界发生了可怕的灾难。创造世界万 ......
-
2404
霸王别姬
- 【典故】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最后自刎身亡。 ......
-
2405
百闻不如一见
-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臣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 ......
-
2406
不闻不问
- 【典故】大观园内只有李纨一个寡妇,她原是贾珠的老婆,贾珠死后,她与五岁的儿子贾兰相依为命。她出身金陵名宦家庭,知书达理,她青春丧偶后,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对外界一概不问不闻,就知道侍亲养子,是一个贤妻良母。 ......
-
2407
兵无常势
- 【典故】春秋时期,孙武把自己的用兵方法写成一部书《孙子兵法》,他的名言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
2408
别无长物
- 【典故】别无长物这则成语的长物是指多余的物品。表示除此外别无他物。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 ......
-
2409
不忘沟壑
- 【典故】战国时期,孟子到各国游说以仁政治理天下,一般要诸侯邀请他才去,学生陈代想不通,孟子开导他:“齐景公打猎用旌旗去唤守猎场的人,那些人不忘沟壑,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上前,这证明他们有骨气。我如果不被邀请就去成何体统?” ......
-
2410
抱瓮灌园
- 【典故】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看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水瓮去浇菜,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我并不是不知道那样做,而是不愿那样做。” ......
-
2411
白往黑归
- 【典故】战国时期,思想家杨朱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杨朱的弟弟杨布说他的小白狗对他特别亲热,杨朱认为狗对他亲热是在骗吃的。一天杨布穿白衣外出,因雨而变成黑衣,小狗就对他狂吠。杨布对此不解,杨朱则讽刺他对换角色白往黑归的感觉。 ......
-
2412
百无聊赖
- 【典故】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盘踞蓟州,袁绍想消灭公孙瓒,故意散布谣言说易州城易守难攻,公孙瓒迁都易州城,大量修筑工事。袁绍大军围困易州,公孙瓒暗中庆幸占据了有利地形,但时间一长就百无聊赖,士气低落,被袁绍挖通地道进城占领。 ......
-
2413
不忘母训
- 【典故】北宋有名的宰相寇准出身贫寒,爱民如子。手下大臣为他操办寿辰,送来很多寿礼,摆满了整个客厅。老奴拿出他母亲临终时作的“寒窗课子图”,寇准泪如雨下,想起自己母亲的教诲,就立刻命令仆人将所有寿礼全部退回。 ......
-
2414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典故】南朝梁萧衍时期,平固侯吕僧珍非常有学问,对人谦虚诚恳,很多人愿意与他交往。南康郡太守宋季雅任期已到回京城等待安排,就花1100万钱买下吕僧珍旁边的宅子。吕僧珍问他为什么出此高价,宋说“一百万买宅,千万买你这个邻居。&rdq ......
-
2415
不违农时
- 【典故】战国时期,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自己如何尽力治国,百姓遭灾时是如何尽力救济,为什么人口没有增加。孟子认为只是考虑如何去救灾,没有考虑到如何不违农时去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尽快抓紧时间促进生产,让人们过上温饱生活。 ......
-
2416
博闻强识
- 【典故】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8岁时就能写文章,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 ......
-
2417
不为五斗米折腰
-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 ......
-
2418
抱蔓摘瓜
- 【典故】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
2419
不舞之鹤
- 【典故】西晋时期,尚书左仆射羊祜家里养了一只白色的丹顶鹤,他十分喜欢这只鹤。鹤在吃饱喝足后尽情狂舞,他向客人夸奖鹤是如何有灵性,客人前去观看,鹤因为有生人在场,怎么也不起舞,让客人大失所望,说这是一只不舞之鹤。 ......
-
2420
不修边幅
- 【典故】西汉末年,隗嚣派马援去四川联合公孙述共同对付刘秀。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要好,而公孙述嫌马援不修边幅,派官员送去官服,装出皇帝的架子,马援十分不悦就去投奔刘秀,见刘秀有雄才大略,就去洛阳投奔他,后来他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