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心旷神怡
小心翼翼
无可奈何
高山流水
画龙点睛
呕心沥血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兴高采烈
爱屋及乌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发百中
刻舟求剑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囵吞枣
杯弓蛇影
叱咤风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无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卧薪尝胆
千钧一发
差强人意
乐不思蜀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释重负
刚愎自用
欲盖弥彰
神机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忧天
胸有成竹
诚惶诚恐
亡羊补牢
乘风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门可罗雀
刮目相看
如雷贯耳
以身作则
安然无恙
废寝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谈
司空见惯
沧海桑田
义无反顾
自惭形秽
四面楚歌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开卷有益
扑朔迷离
望洋兴叹
踌躇满志
后生可畏
义不容辞
杯水车薪
口若悬河
盛气凌人
指鹿为马
家喻户晓
萍水相逢
苟延残喘
三顾茅庐
滥竽充数
不拘一格
车水马龙
按图索骥
有志者事竟成
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药
瓜田李下
名不虚传
守株待兔
贪得无厌
炙手可热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泽而渔
众志成城
趾高气扬
生灵涂炭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怒发冲冠
狼狈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释卷
奋不顾身
成语故事大全(共4000个)
-
2801
拨云见日
- 【典故】晋朝时期,乐广为太尉贾充所赏识,被荐为河南尹,乐广不愿意出任外官,就请潘岳写《呈太尉辞河南尹表》,名士王衍十分佩服乐广,认为他说话言简意赅,太子洗马卫玠的父亲对乐广的评价则是人中的水镜,见到他如同拨云见天。 ......
-
2802
簸扬糠秕
- 【典故】东晋时期,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他们两人互相谦让让对方走前头。王坦之走在范启前开玩笑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启反唇相讥:“淘啊汰啊,沙砾在后。 ......
-
2803
不远千里
- 【典故】“不远千里”这则成语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 ......
-
2804
白云亲舍
- 【典故】狄仁杰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轻时曾做过并州法曹参军。当时他的父母远在河阳(今河南孟县),一次,狄仁杰外出办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乡情切,不由向河阳方向远眺,只见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飘浮。狄仁杰指着那片白云对随行的人 ......
-
2805
伯俞泣杖
- 【典故】相传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亲觉得奇观,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以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还让年迈的你为我操心,心中有愧。” ......
-
2806
不因人热
- 【典故】“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 ......
-
2807
北辕适楚
- 【典故】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 ......
-
2808
白衣送酒
- 【典故】晋朝时期,彭泽令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从此躬耕终生。有一年重阳节,因为家贫没酒喝,心情特别烦闷,独自在篱笆边散步,忽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说奉王弘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接过酒立即尽饮至醉。 ......
-
2809
彼一时,此一时
- 【典故】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王称臣,从而推行仁政。但齐王却只看见燕国的土地与财富。孟子的学生充虞十分不满。孟子感慨地说:“彼一时,此一时也。&rd ......
-
2810
别有天地
- 【典故】“别有天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境界。也形容风景引人入胜。这个成语来源于《李太白全集.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字太白,自号背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 ......
-
2811
别有天地非人间
- 【典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爱好剑术,轻财仗义,25岁那年出外远游,漫游了湖南、江苏等地。42岁那年被唐玄宗授官,但他不想当朝廷的御用文人,3年后辞官归隐,特作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rd ......
-
2812
蚌鹬相持
- 【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
-
2813
班衣戏彩
- 【典故】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 ......
-
2814
不遗余力
- 【典故】战国时,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郑朱去谈判。大臣虞卿不主张让郑朱去秦国。认为这样做,反而抬高了秦国,疏远了其它邻国。赵王没采纳这个意见,仍派郑朱前往,结果秦国更加猖狂。秦 ......
-
2815
不以一眚掩大德
- 【典故】春秋时期,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孟明视等三位大夫带兵进攻郑国,由于计划败露只好改进攻滑国,路上遭到晋军的袭击,全军覆没。晋襄公答应母后的请求,放三位大夫回国。秦穆公身着丧服,他不以一眚掩大德,亲自到边境去迎接他们。 ......
-
2816
博弈犹贤
-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世上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饱食终日的人来真是强多了。 ......
-
2817
不义之财
- 【典故】古代齐国宰相田稷子把下官送给他的一些黄金孝敬给母亲,母亲觉得奇观问他做了三年宰相就有这么多俸禄,难道就没有开销了?田稷子只好如实回答,其母告诫他作为士大夫应该修身养性,不能贪这些不义之财。田稷子立即把黄金一一退回。 ......
-
2818
布衣之交
- 【典故】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没有杀一个与他的小妾相爱的门客,而是给他准备了许多礼物,把他推荐给卫国国君,对他说:“我们是布衣之交,希望卫国能给你伟大前程。”后来卫国准备联络其他诸侯去攻打齐国,该门客极力劝阻,避免了一场 ......
-
2819
不由自主
- 【典故】贾宝玉放下书本跑到贾母那里,刚好贾母与王熙凤等在谈论邪魔外道。贾宝玉立即接话说当年赵姨娘请人做法让他和王熙凤一起中邪生病的事情。王熙凤说:“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rd ......
-
2820
不着边际
- 【典故】从前有个天生就是瞎子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向别人打听太阳是什么模样,别人告诉他太阳形状像圆盘,太阳光像蜡烛光,他却把钟、笛等当作太阳,闹出很多笑话和误会,最终还是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