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心旷神怡
小心翼翼
无可奈何
高山流水
画龙点睛
呕心沥血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兴高采烈
爱屋及乌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发百中
刻舟求剑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囵吞枣
杯弓蛇影
叱咤风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无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卧薪尝胆
千钧一发
差强人意
乐不思蜀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释重负
刚愎自用
欲盖弥彰
神机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忧天
胸有成竹
诚惶诚恐
亡羊补牢
乘风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门可罗雀
刮目相看
如雷贯耳
以身作则
安然无恙
废寝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谈
司空见惯
沧海桑田
义无反顾
自惭形秽
四面楚歌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开卷有益
扑朔迷离
望洋兴叹
踌躇满志
后生可畏
义不容辞
杯水车薪
口若悬河
盛气凌人
指鹿为马
家喻户晓
萍水相逢
苟延残喘
三顾茅庐
滥竽充数
不拘一格
车水马龙
按图索骥
有志者事竟成
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药
瓜田李下
名不虚传
守株待兔
贪得无厌
炙手可热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泽而渔
众志成城
趾高气扬
生灵涂炭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怒发冲冠
狼狈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释卷
奋不顾身
成语故事大全(共4000个)
-
3001
百折不挠
- 【典故】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 ......
-
3002
百战百胜
- 【典故】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 ......
-
3003
卜昼卜夜
- 【典故】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国。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拜他为“卿”。敬仲谦虚地说:“我是投奔贵国的 ......
-
3004
版筑饭牛
- 【典故】殷代武丁上台后遭遇连年灾荒,他在梦中受到启发,找到傅岩修筑大墙的傅说,任命他为国相,殷国从此大治。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迎接周天子派来的使臣,在城门遇到正在喂牛的宁戚,觉得他有奇才,于是拜他为相国。 ......
-
3005
拔宅飞升
- 【典故】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师传道修炼,有人炼制丹药。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
-
3006
百丈竿头
-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 ......
-
3007
不足回旋
- 【典故】汉景帝时期,景帝设宴招待各地来朝见的诸侯,并让大家跳舞庆贺,来自长沙的定王舞得很别扭,别人取笑他。景帝问他是不是不会舞蹈,他说国小地窄,不足回旋。景帝明白他的意思,就把武陵、零陵、桂阳三地加封给他。 ......
-
3008
不自量力
- 【典故】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 ......
-
3009
笔走龙蛇
- 【典故】唐朝时期,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李白在席上作诗《草书歌行》。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善长草书,当众被要求作书法,怀素援笔蘸墨,凝神运气挥毫,很快写就,贺知章赞叹道:“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笔走龙蛇。” ......
-
3010
抱子弄孙
- 【典故】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勒病故,侄儿石虎篡位自立,迁都邺城,他命令尚书张群调拨16万人建筑华林苑和护邺高墙。竣工之日,他进入华林苑,登上最高的凌霄观,希望今后能每天抱子弄孙,快乐度日。不久后赵内乱,他全家被杀。 ......
-
3011
敝帚千金
- 【典故】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 ......
-
3012
弊帚千金
- 【典故】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 ......
-
3013
宾至如归
- 【典故】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子产就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的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开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道:我国为保证诸侯来宾的安全,所以修了宾馆,筑了高墙。现在你们把墙拆了,来宾的安全由谁负责 ......
-
3014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典故】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学者。他既是散文家、诗人,又是史学家、经学家、目录学家和金石学家。他四岁丧父,从小生活非常贫困,母亲无力送他上学,只是以荻草枝儿作笔、以沙滩为纸教他识字。十岁后,欧阳修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读到特 ......
-
3015
不知肉味
-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游学,他到郊外散步,他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就循声走去,看见一个老人在树林里演奏《韶》乐,悠扬的乐声把孔子心中烦闷驱逐得一干二净。以后的几个月孔子一直陶醉在这音乐中,不知道吃肉的味道。 ......
-
3016
宝珠市饼
- 【典故】唐朝时期,贺知章曾经去拜谒一个卖药王老,向他求教黄白术(炼丹的法术),特地送上一颗很大的宝珠作见面礼。卖药王老得到宝珠就叫人把宝珠卖掉换回面饼给贺知章吃。贺知章觉得可惜,卖药王老回答道:“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
-
3017
不知所措
- 【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自幼聪明过人,成年后被孙权封为太子太傅。他不满意太子孙和。在孙权死后立即废掉太子,另立10岁的孙亮为皇帝,自己全权执政。他得意洋洋,在写给他弟弟诸葛融的信中表示:“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
3018
不知深浅
- 【典故】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平顶山时,遇到一小神仙假扮的樵夫,说前边的莲花洞里有两个魔法十分高强的妖魔等着吃唐僧肉。搞得孙悟空都只好不知深浅地去与妖魔会一会,结果孙悟空用计收服了这两个妖魔。 ......
-
3019
拔宅上升
- 【典故】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师传道修炼,有人炼制丹药。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
-
3020
不知所云
- 【典故】不知所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言语紊乱、空泛。这个成语来源于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南方平定之后,解除了后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