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作声的成语 (7个)
-
1
鸦雀无声
- 成语拼音:
- yā què wú shēng
- 成语解释:
-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
2
默不作声
- 成语拼音:
- mò bù zuò shēng
- 成语解释:
- 一句话也不说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
3
寒蝉僵鸟
- 成语拼音:
-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 成语解释:
-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
4
屏声敛息
- 成语拼音:
- píng shēng liǎn xī
- 成语解释:
-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不敢作声。”
- 成语出处:
-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5
噤若寒蝉
- 成语拼音:
- jìn ruò hán chán
- 成语解释:
-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6
不绝如缕
- 成语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成语解释: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
7
疾雷不及掩耳
- 成语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语解释:
-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成语出处:
-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 关于不作声的成语 形容不作声的成语 描述不作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