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可的成语 (385个)

181

成语拼音:
yǎo bù kě wén
成语解释:
再也听到。形容声音断绝。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谁知秦敬宇在家,这孙兰姬别要说见他的影响,你就再要听他声咳嗽也杳闻。”
182

安如泰山

成语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动摇。
成语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183

动摇

成语拼音:
bù kě dòng yáo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动摇了。”
184

分割

成语拼音:
bù kě fēn gē
成语解释:
割:分割,划分。容许割裂
成语出处: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分割的。”
185

估量

成语拼音:
bù kě gū liàng
成语解释:
难以估计
成语出处: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估量的作用。”
186

究诘

成语拼音:
bù kě jiū jié
成语解释: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好好一座中国江山,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闹的四分五裂,究诘,共和在那里?”
187

限量

成语拼音:
bù kě xiàn liàng
成语解释: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限量。”
188

超然自引

成语拼音:
chāo rán zì yǐn
成语解释: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成语出处:
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189

腹有鳞甲

成语拼音:
fù yǒu lín jiǎ
成语解释: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接近。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近。”
190

岌岌终日

成语拼音: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下去。
成语出处:
《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终日。”
191

燎原烈火

成语拼音:
liáo yuán liè huǒ
成语解释: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抵挡的力量。
成语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向迩。”
192

成语拼音:
qì bù kě yǎng
成语解释:
哭泣得抬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洪深《编剧二十八问》:“他把书记大骂一顿,责她多管闲事;她正在泣仰。”
193

成语拼音:
shì bù kě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成语出处: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为,俦诸将而语之。”
194

山止川行

成语拼音:
shān zhǐ chuān xíng
成语解释:
喻坚摧,行阻。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195

无施

成语拼音:
wú shī bù kě
成语解释:
用在任何地方均甚得当。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退之笔力,无施,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
196

成语拼音:
xiào bù kě yǎng
成语解释:
笑得直起腰来。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芳云又掩口语姝,两人皆笑仰。”
197

犀照牛渚

成语拼音:
xī zhào niú zhǔ
成语解释: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着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
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198

掩耳盗钟

成语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语解释: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成语出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199

仰之弥高

成语拼音:
yǎng zhī mí gāo
成语解释: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及。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00

一字千金

成语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更改。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谓几乎一字千金。”
* 关于不可的成语 形容不可的成语 描述不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