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可的成语 (385个)

141

大节

成语拼音:
dà jié bù kě duó
成语解释:
大节:临难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能被改变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大节而夺也。”
142

失,失再来

成语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ī bù zài lái
成语解释:
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再来。”
143

雷打

成语拼音:
léi dǎ bù dòng
成语解释: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能动摇;或形容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是雷打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144

木朽

成语拼音:
mù xiǔ bù diāo
成语解释:
朽:烂;雕:雕刻。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上进,造就
成语出处:
《九州春秋》:“夫木朽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也。”
145

石赤

成语拼音:
shí chì bù duó
成语解释: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改变。比喻意志坚定移。
成语出处:
汉·杨雄《太玄·度》:“石赤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夺,与有要也。”
146

铜墙铁壁

成语拼音:
tóng qiáng tiě bì
成语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拆倒了他的。”
147

开交

成语拼音:
bù kě kāi jiāo
成语解释:
开:解开;交:纠缠。能解脱纠缠。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吴赞善听到这里,便气的开交。”
148

抗拒

成语拼音:
bù kě kàng jù
成语解释:
能抵抗并拒绝
成语出处: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抗拒的。”
149

理喻

成语拼音:
bù kě lǐ yù
成语解释: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讲理。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理喻,亦足深诘也。”
150

磨灭

成语拼音:
bù kě mó miè
成语解释: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会消失。
成语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151

侵犯

成语拼音:
bù kě qīn fàn
成语解释:
能侵凌触犯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侵犯。”
152

企及

成语拼音:
bù kě qǐ jí
成语解释:
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上。
成语出处:
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企而及之者,性也。”
153

饶恕

成语拼音:
bù kě ráo shù
成语解释: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能原谅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饶恕的背叛。”
154

以道里计

成语拼音: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成语解释:
计:计算。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成语出处:
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以道里计了。”
155

造次

成语拼音:
bù kě zào cì
成语解释:
造次:急遽,匆忙。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造次。”
156

此风

成语拼音: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
成语解释:
这种风气能让它滋长发展。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说了,人家就要说此风长了。”
157

超阶越次

成语拼音:
chāo jiē yuè cì
成语解释:
谓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多指越级提升官吏。《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参见“次之迁”。
成语出处:
《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158

分崩离析

成语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成语解释: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能守也。”
159

成语拼音:
guì bù kě yán
成语解释: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能直言,故婉称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向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言。”
160

惶惶终日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惶惶:恐惧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终日的情形。”
* 关于不可的成语 形容不可的成语 描述不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