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量的成语 (19个)

1

成语拼音:
zì bù liàng lì
成语解释:
自己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力,亲亲,征辞,察有罪。”
2

蜉蝣撼大树

成语拼音:
fú yóu hàn dà shù
成语解释:
比喻自力。
成语出处:
明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汤家公子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3

撼树蚍蜉

成语拼音:
hàn shù bí fú
成语解释: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力者。
成语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
4

狂犬吠日

成语拼音:
kuáng quǎn fèi rì
成语解释: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力地叫嚣。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5

卵与石斗

成语拼音:
luǎn yǔ shí dòu
成语解释: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力,一定失败。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6

蚂蚁搬泰山

成语拼音:
mǎ yǐ bā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人多力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
成语出处:
7

螳臂当车

成语拼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成语解释: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知道它的力根本胜任。比喻自力地去做办到的事;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知其胜任也。”
8

螳臂挡车

成语拼音:
táng bì dǎng chē
成语解释:
比喻自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成语出处: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9

螳臂当辕

成语拼音:
táng bì dāng yuán
成语解释:
螳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辕:借指车。比喻自力做力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10

螳臂当辙

成语拼音:
táng bì dāng zhé
成语解释:
比喻自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成语出处: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 斗促织》:“螳臂当辙横,怒蛙致凭轼。”
* 关于不量的成语 形容不量的成语 描述不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