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心的成语 (3个)

1

不逞之徒

成语拼音:
bù chěng zhī tú
成语解释: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因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2

谇帚德锄

成语拼音:
suì zhǒu dé chú
成语解释: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弃仁恩,并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成语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弃仁恩,并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3

成语拼音:
wéi xīn zhǔ yì
成语解释:
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
* 关于义心的成语 形容义心的成语 描述义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