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为的成语 (7个)

1

家有千口,主一人

成语拼音: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成语解释: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泛指办都要有首负责的人
成语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2

礼之用,和

成语拼音:
lǐ zhī yòng,hé wéi guì
成语解释:
和:和谐,协调。按礼行,当以和平和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礼之用,和贵,先王之道,斯美。”
3

克己奉公

成语拼音:
kè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公。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4

行不从径

成语拼音:
xíng bù cóng jìng
成语解释: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学走捷径。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5

先公后私

成语拼音:
xiān gōng hòu sī
成语解释:
先以公重,然后考虑私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6

在人

成语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成语解释:
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在人耳,彼朽骨者何知。”
7

成语拼音:
hào wéi shì duān
成语解释:
喜欢惹生非。
成语出处:
《晋书·文明王皇后传》:“会见则忘义,好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 关于事为的成语 形容事为的成语 描述事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