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古的成语 (103个)

21

成语拼音:
jiè gǔ yù jīn
成语解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事比喻现实中的事。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
22

成语拼音:
jìng jīn shū gǔ
成语解释:
指厚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风味气衰也。”
23

成语拼音:
jīn lái gǔ wǎng
成语解释:
来。
成语出处:
唐·崔珏《道林寺》诗:“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24

成语拼音:
lóng gǔ jiàn jīn
成语解释:
隆:尊重。尊崇代,轻视当代
成语出处:
朱自清《正变》:“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便能公平的看历史,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
25

成语拼音:
lùn jīn shuō gǔ
成语解释:
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成语出处: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
26

成语拼音:
pī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察奸理俗。”
27

成语拼音:
pān jīn diào gǔ
成语解释:
同“攀”。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卖弄才学。”
28

成语拼音:
pān jīn lǎn gǔ
成语解释:
见“攀”。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9

成语拼音:
pān jīn lǎn gǔ
成语解释:
。谈话的内容兼及
成语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
30

成语拼音:
rú gǔ hán jīn
成语解释:
犹言博。对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无有端涯。”
31

成语拼音:
róng gǔ lòu jīn
成语解释:
见“荣”。
成语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之见。”
32

成语拼音:
róng gǔ zhù jīn
成语解释:
指融会贯通知识。
成语出处: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蔚为代宝。”
33

成语拼音:
róng jīn zhù gǔ
成语解释: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知识
成语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34

成语拼音:
shì gǔ fēi jīn
成语解释: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代的,否认现代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35

成语拼音:
sòng gǔ fēi jīn
成语解释:
颂:颂扬;非:非难;反对;:现代。颂扬代的;非难和反对现代的。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者族。”
36

成语拼音:
tán gǔ shuō jīn
成语解释:
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成语出处: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
37

成语拼音:
tōng jīn bó gǔ
成语解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出口成文。”
38

成语拼音:
tōng jīn dá gǔ
成语解释:
同“通”。
成语出处: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39

成语拼音:
tán jīn lùn gǔ
成语解释:
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成语出处: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
40

成语拼音:
tán jīn shuō gǔ
成语解释:
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谈话内容广泛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仓樵谈,兴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强应酬。”
* 关于今古的成语 形容今古的成语 描述今古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