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古的成语 (103个)

41

成语拼音:
wǎng gǔ lái jīn
成语解释:
指自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42

成语拼音:
yuè gǔ chāo jīn
成语解释:
见“超”。
成语出处: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神妙。”
43

成语拼音:
yǐ gǔ yù jīn
成语解释:
喻:说明。借用代的事来说明天的事情或道理。
成语出处: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无渐曩哲。”
44

成语拼音:
zhuó gǔ cān jīn
成语解释:
见“酌”。
成语出处: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易施于用。”
45

成语拼音:
zhuó gǔ zhēn jīn
成语解释:
谓斟酌之事,互相参照。
成语出处:
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尤妙。”
46

成语拼音:
zhī jīn bó gǔ
成语解释:
贯通。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47

成语拼音:
guì gǔ jiàn jīn
成语解释:
只看重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所以称情狂言耳。”
48

成语拼音:
jī gǔ kuí jīn
成语解释:
指考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望稽,复君之位,以安天下。”
49

成语拼音:
pān jīn diào gǔ
成语解释:
见“攀”。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也徒然,荒台树寒烟。”
50

成语拼音:
zhèn gǔ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震动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成语出处: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之仁政焉。”
51

成语拼音:
gé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
穷究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众所传。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52

成语拼音:
yǐn gǔ zhèng jīn
成语解释:
引用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成语出处:
《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于学易悟。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53

成语拼音:
zhuó gǔ zhǔn jīn
成语解释:
见“酌”。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54

成语拼音:
xíng gǔ zhì jīn
成语解释:
道行事,为当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终之以,行,政之至也。”
55

成语拼音:
bù jīn bù gǔ
成语解释:
指事物不正常,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成语出处:
西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范望注:“既不合,亦不合。”
56

成语拼音:
bó jīn hòu gǔ
成语解释:
薄:轻视,鄙薄;厚:优待,重视。重视代,轻视现代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浅于知而深于思,薄而厚,岂特颇牧而已哉!”
57

贯穿

成语拼音:
guàn chuān gǔ jīn
成语解释:
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代联系起来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
58

成语拼音:
gǔ féi jīn shòu
成语解释: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成语出处: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肥,子敬谓之瘠。既殊,肥瘦颇反。”
59

宜鉴

成语拼音:
guān jīn yì jiàn gǔ
成语解释: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的社会,应以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成语出处:
《增广贤文》:“观宜鉴,无不成。”
60

一揆

成语拼音:
gǔ jīn yī kuí
成语解释: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成语出处: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一揆,先后不贸。”
* 关于今古的成语 形容今古的成语 描述今古的成语。